2024年,國家級靳三針針灸流派傳承工作室落地周口市中醫(yī)院治未病科針灸門診。自工作室成立以來,該門診積極將靳三針療法全面融入針灸臨床實踐。在此,我們?yōu)榇蠹以敿毥榻B靳三針療法中的鼻三針組穴療法在鼻炎、鼻竇炎治療方面的應(yīng)用。
周口市中醫(yī)院治未病科針灸門診治療鼻炎、鼻竇炎,采用以鼻三針組穴療法為主,刮痧療法、艾箱灸療法配合的綜合治療方案。
鼻三針組穴
鼻三針組穴由迎香穴、上迎香(鼻通)穴、印堂穴組成。
1.迎香穴:在鼻翼外緣中點旁,鼻唇溝中間。
釋義:迎,迎接;香,氣味。本穴位于鼻旁,當(dāng)嗅覺之沖,可知香臭,故名。
本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(jīng),為手、足陽明之會。本穴為治療鼻病之要穴。
2.上迎香(鼻通)穴:位于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處,近鼻唇溝上端。
釋義:本穴為經(jīng)外奇穴,又名鼻通。因位于鼻旁,可使鼻塞得通,主治鼻疾,故名。
本穴為臨床治療鼻病之要穴。
3.印堂穴:在額部,兩眉頭之中間。
針刺本穴具有清頭明目、通鼻開竅的效果,可用于治療頭面部與鼻病。又因本穴位于督脈循行路線上,“督脈上至風(fēng)府,入屬于腦”,故針刺本穴可安神鎮(zhèn)靜,常用于治療各種眩暈。
組方與主治
鼻三針組穴療法為著名針灸學(xué)家靳瑞所發(fā)明,臨床療效優(yōu)于單穴、雙穴及遠取多穴等療法。該療法可宣通肺氣、通鼻開竅,主治慢性鼻炎、變應(yīng)性鼻炎、鼻竇炎等鼻病。
該療法的手法獨具特色,如治療過敏性鼻炎時,手法為將針橫向刺入迎香穴,配合患者的深呼吸節(jié)律,以較重的手法淺刺,以流淚為度;治療慢性鼻炎時,則將針由迎香穴向上沿鼻唇溝斜刺,并將印堂穴換為攢竹穴;治療額竇炎等前額脹痛疾病,可針刺印堂穴、攢竹穴,增強療效。
鼻三針組穴療法與刮痧療法
在使用鼻三針組穴療法時,可對頭部通天穴分布區(qū)域及迎香穴、上迎香穴、印堂穴、攢竹穴等進行刮痧,也可對后背大杼穴、風(fēng)門穴、肺俞穴等進行刮痧。
鼻三針組穴療法與艾箱灸療法
在使用鼻三針組穴療法時,可針刺大杼穴、風(fēng)門穴、肺俞穴等,同時配合使用艾箱灸療法。
(周口市中醫(yī)院 吳志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