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艷春老師(左三)與學生們在一起。
□王俊祥 常樂樂 顧麗娜 文/圖
任艷春老師是深耕教育一線24載的“筑夢人”。她秉持“因材施教,情感先行”理念,用溫暖與耐心點亮孩子的成長之路。
與學生劉洏妡之間的故事,生動詮釋了她對教育的理解——“看見”每個孩子,用愛陪伴成長。
初遇:教室門口的哭聲與藏在嘴角的傷痕
2023年9月,周口市實驗學校一年級迎來新生。開學前兩天,劉洏妡都是蹦蹦跳跳地進入教室。她端正的坐姿、靈動的眼神讓任老師印象頗深。
洏妡的父親是解放軍駐京某部軍官,母親為照顧她和妹妹放棄了工作,母女三人剛從北京回到周口。然而開學第三天清晨,教室門口就傳來孩子的哭泣聲。洏妡緊緊攥著媽媽的衣角,小臉通紅,淚珠滾落,無論母親如何勸說都不肯進教室。任老師注意到洏妡嘴角的紅痕,心疼不已。
原來,洏妡哭著不肯上學,家中還有小妹要照顧,媽媽一時心急打了她一巴掌。任老師先安撫好洏妡媽媽的情緒,將洏妡領到辦公室,遞上溫水,蹲下輕聲詢問。不一會兒,洏妡抽泣著說:“我想媽媽了……中午在學校吃飯,見不到媽媽……”得知洏妡因環(huán)境變化而缺乏安全感,任老師與洏妡媽媽溝通,指出極端教育方式會傷害到孩子,提議新學期先讓洏妡中午回家吃飯,等適應了學校的環(huán)境后再留校吃飯。洏妡媽媽羞愧地點頭,表示配合。
轉變:從“黏人寶寶”到“得力助手”的蛻變
此后,任老師像園丁呵護幼苗般鼓勵洏妡。為幫洏妡融入集體,任老師安排她擔任“安全監(jiān)督員”。發(fā)現(xiàn)她聰明伶俐,便讓她當“小老師”,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;察覺她責任心強,還夸贊她是“勞動衛(wèi)生小能手”;看到她組織能力出眾,支持同學們推選她為班長……曾經黏著媽媽不肯上學的小姑娘,成了班級的“小領頭雁”:作業(yè)工工整整,是全班榜樣;同學鉛筆斷了,她主動遞上卷筆刀;打掃衛(wèi)生時,她第一個搶過拖把,把教室角落拖得锃亮。第二學期開學了,洏妡像一只快樂的小鳥,飛奔到到任老師跟前說:“任老師,這學期我要在學校吃午飯,我想和您一起吃飯!”任老師笑著答應了。
后來,洏妡爸爸特意從北京趕來參加家長會,見到任老師說:“孩子回家總說學校比家里熱鬧,老師比媽媽還愛她、懂她。遇到您這樣的好老師,是孩子的福氣!”每當看到洏妡站在講臺上領讀課文,任老師總會感慨:教育沒有驚天動地的方法,不過是蹲下來認真聽孩子說話,站在家長角度體諒難處,在他們需要時遞上一杯水,送上一個溫暖的擁抱。
二年級快結束時,洏妡成了任老師的“小尾巴”,總跟她在身后,向她分享校園趣事。
堅守:做孩子們心田里的微光
任艷春老師多年擔任低年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。每年一年級新生入學,總會遇到像洏妡這樣在學校門口、班級門口哭鬧不愿上學的孩子。
在她看來,老師和家長在此時萬萬不能追問或責備孩子,要讓孩子放下抵觸心理。
任老師說,班主任要走進孩子內心,理解情緒背后的需求,引導家長讀懂孩子,從根源化解抵觸心理,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。任老師的育人理念是做孩子們心田里的微光——用欣賞的眼光發(fā)現(xiàn)每個孩子的獨一無二,用鼓勵的語言激勵他們勇敢前行,用母親般的胸懷包容錯誤和缺點。
“教育從不是疾風驟雨,而是細雨春風。慢慢吹,細細潤,每顆心都能迎著光生長。總有一天,那些曾蜷縮的嫩芽,會迎著光,長成自己最好的模樣?!蔽覀冊溉卫蠋熡肋h做孩子們心田里那束不知疲倦的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