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記者 徐啟峰
9月24日午后,連綿陰雨暫歇,太陽探出云層。鄲城縣虎崗鄉(xiāng)白莊村的種糧大戶彭軍站在地頭,當機立斷:“派車下地,搶收玉米!”
彭軍在白莊村流轉了380畝地。今年玉米季,他與周口農(nóng)服農(nóng)業(yè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(簡稱周口農(nóng)服)合作,全面采用玉米種植新方案:選用康農(nóng)玉8009品種,推行“1.2米寬行+0.6米窄行”播種方式,畝播7400粒,全程施用高養(yǎng)分控釋肥。前期玉米長勢十分喜人。
然而,7月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旱最熱的“烤”驗,9月又逢連陰雨,玉米生長與收獲面臨雙重威脅。搶收減損,刻不容緩。
早在9月初,周口農(nóng)服就已為其制定搶收方案:緊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天氣窗口,雨歇即收、晴快搶收??紤]到本地履帶式收割機數(shù)量有限,他們還提前鎖定了機手資源。
天氣預報明確:近期僅有9月25日是晴天,之后還將迎來陰雨天氣。24日下午天一放晴,彭軍立馬行動。
不到一刻鐘,兩臺履帶式收割機轟隆隆開進田地。連天陰雨使土壤松軟如棉,輪式收割機根本無法下地,唯有履帶機才能挺進泥濘。機器碾過,玉米稈應聲倒下,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青秸香氣。
收割機來回兩趟,“吐”出金燦燦、濕漉漉的玉米粒。正在地頭督查秸稈禁燒的白莊村村支書王利峰湊過來,抓起幾粒玉米細看:“老彭這苞米成色真好,霉變少,咱村就數(shù)他種得棒!”不少村民也圍攏過來,紛紛夸贊“真是好籽?!?。
彭軍介紹,籽粒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的“寬窄行”播種方式,行距寬,通風好,病蟲害就少,后期陰雨造成的影響也相對較少。
糧販陸續(xù)趕來地頭詢價。新收的玉米水分含量約35%,幾個糧販開口都是1.3元/公斤——這是近期市場價。彭軍沒有烘干設備,濕籽存放不住,只能現(xiàn)場售賣。后來,一位精干的年輕糧販仔細查看了玉米,見籽粒飽滿、幾乎無霉變,果斷開出1.34元/公斤的價格。彭軍心情稍寬,點頭成交。